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国际循环e周快报第57期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3/1/29 18:05:2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研究证实,辅酶A可安全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辅酶A可通过脂肪酸β氧化作用促进甘油三酯代谢,动物试验已证实可使升高的血脂水平降至正常。研究者总结,尽管研究显示辅酶A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长期随访资料证实。辅酶A是否对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总胆固醇、LDL-C及HDL-C水平有治疗作用也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期关注】
  抗炎获益逆斑护肾——再论他汀多效性
  -------------------------------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
  他汀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胆固醇合成。他汀抗炎作用来自于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后的另一类效应——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受到抑制。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对血管和心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许多信号分子有重要影响,例如GTP结合蛋白Rho、Rac和Ras家族,这些蛋白质依赖异戊二烯化激活,具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他汀抗炎作用的临床获益
  他汀抗炎效应的临床获益在大型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JUPITER试验首次在LDL-C<130 mg/dl和C反应蛋白(CRP)≥2.0 mg/L的健康人群中,检验他汀抗炎效应是否改变临床结果。17 802例受试者随机接受瑞舒伐他汀每日20 mg或安慰剂,复合主要终点为心肌梗死、卒中、动脉血运重建、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或心血管死亡。中位随访1.9年时,试验因瑞舒伐他汀组显著临床获益而提前中止。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减少44%的主要终点事件,CRP水平降低37%,LDL-C水平降低50%。JUPITER试验表明,在正常血脂、高CRP人群中,他汀抗炎效应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
  2012年AHA大会上,SATURN试验公布一项亚组分析,揭示强效他汀抗炎效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SATURN试验比较瑞舒伐他汀每日40 mg和阿托伐他汀每日80 mg,2年随访发现,两种强效他汀都显著逆转斑块体积。1039例患者基线时中位CRP水平为1.6 mg/L,2年随访时降低为1.0 mg/L,63%的受试者CRP降低;斑块体积百分比(PAV)降低见于CRP水平降低的患者,但不见于CRP水平无变化或升高的患者(-1.44% vs. -0.13%,P=0.008)。多变量分析显示CRP水平升高与疾病进展可能性增大相关(优势比1.2,P=0.005)。这项亚组分析表明,强效他汀抗炎作用与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并与临床结果改善相关。
  在日本进行的COSMOS研究中,21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76周,126例比较基线和随访血管内超声。结果表明,76周时瑞舒伐他汀平均剂量每日16.5 mg,主要终点PAV减少5.1%,LDL-C下降38.6%,提示瑞舒伐他汀20 mg对亚洲人群即可达到逆转斑块的疗效。
  ◆他汀抗炎作用与慢性肾病
  2012年AHA大会上,一项荟萃分析探讨强效他汀的肾脏影响。这项荟萃分析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GFR和新发蛋白尿的影响,汇总23项随机试验,29 147例受试者。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他汀治疗患者GFR显著改善(标准化平均数差异[SMD]:0.056,P<0.01),其中阿托伐他汀SMD为0.084(P=0.031),瑞舒伐他汀SMD为0.052(P=0.001)。在5项头对头比较试验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GFR的影响无显著差异(SMD 0.043,P=0.319)。尽管在9项比较两种他汀的试验中,瑞舒伐他汀显著增加蛋白尿风险(优势比:0.656,P=0.038),当剔除使用瑞舒伐他汀每日40 mg的试验后,这种差异随即消失(优势比:1.505,P=0.181)。这项荟萃分析证实,在高危心血管人群中,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这两种强效他汀有肾脏保护作用,两者常规剂量出现新发蛋白尿的概率相似;在CKD患者中,两种强效他汀都不会导致GFR恶化。

 


  【名家访谈录】
  刘少稳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在心房颤动和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领域颇有建树,开展多项新技术并获多项研究成果。主编的《心房颤动与导管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术》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方面的专著。
  -------------------------------
  2012年12月7~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国际循环》在大会现场对刘少稳教授进行了采访。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窦房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在心力衰竭的应用有两方面。第一,应用于β受体阻滞剂使用受限的患者;第二,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加量,如伴有传导阻滞或低血压,或加量后心率仍偏快,加用依伐布雷定可获益。依伐布雷定和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不同,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作用于心脏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心率加快可能是预后不良的表现,降低心率也成为治疗目标,目标心率为安静状态下控制在55~70次/分。
  螺内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雌激素及肝脏代谢异常。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最新欧洲心力衰竭指南中也称盐皮质激素拮抗剂,能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2011年,依普利酮对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存活影响(EMPHASIS-HF)研究显示心功能Ⅱ级的患者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也获益。
  >> 请登录国际循环网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专题http://ccc.icirculation.com 聆听更多专家访谈录音,浏览中英文对话全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面编辑:赵书芳



辅酶A甘油三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CABG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